在办公空间设计中,需要更多地了解办公室的特点,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及其健康等提供支持。过去几年对办公空间的研究方兴未艾,关注方向主要集中在人类行为模式和组织行为模式对办公室设计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讲,这些研究机构获得的数据应该应用于各种设计之中,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一项对420名设计师的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对于上述影响办公室设计的因素缺乏了解,68%的人承认他们从未见过此类研究成果,71%的人表示自己从未参与过工作后的评估与调查;参与此类评估的人数只占5%,而积极主动参与的只有1%。
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办公空间都是基于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经验和直觉来设计的,他们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业主。尽管这种模式也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总体来看还是不能让人满意。根据Leesman Review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只有50%的公司认为自己的办公空间设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些说明,在办公空间设计中,需要更多地了解办公空间的特点,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及其健康等提供支持。
办公室里的大多数交流互动是偶然的、临时的、突发的,而非提前计划好。四家不同领域(包括媒体、广告、公共服务、法律)公司的调查显示,意外相遇和接触要比计划内的接触多很多。只有34%的互动是事先计划好的,大多数交流都是偶然的、临时的和突发的(一般都在办公桌旁)。
研究者们将这一数据量化为相遇时间,例如每小时、每平方米内的互动次数等。对于办公空间设计来说,这就意味着设计时需要更加关注那些人们偶然相遇的空间,而非仅仅重视计划接触的空间。

在知识密集型办公领域,平均互动率是34%。在知识密集型工作中,工作复杂程度高,交流合作多,很多工作都需要与同事共同完成。根据在17家不同公司对20万次办公场景的观察发现,在这些场景中有平均34%的员工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但这一数字随着产业的不同而相差较大。软件开发业为46%,广告代理和金融产业是39%,律师事务所和传媒公司分别为29%和27%。这一现象给办公空间设计带来较大挑战,因为办公室内的聊天必将产生噪声,对他人的专注工作有所影响。不见不想,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同一楼层的人。
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曾确定,在办公室内交谈最多的人所处的范围为周边20米。而对16家公司员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每天面对面接触的对象大都在同一楼层,占到总数的78%,其中三家公司甚至超过了90%。
因此,在办公室设计和办公家具选择时,应该意识到见不到经常意味着想不到,这些对于协作办公和公司的知识共享影响较大。只有4%的互动发生在走廊或过道,将近一半发生在办公区域,只有4%的互动发生在走廊或过道,将近一半发生在办公区域,另外有38%是在会议室,9%在厨房、茶室、食堂等公共区域。所以不少人认为,走廊在推动员工互动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总会在走廊里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熟人,在那里打招呼或交换观点。但是研究者对24座办公楼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 只有4%的互动发生在走廊或过道,将近一半的互动发生在办公区,另外有38%是在会议室,9%在厨房、茶室、食堂等公共区域。
所以,在设计走廊时,重要的是将其看作通道,而非其他空间。如果它们的设计合理,将有效引导人们前往该去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走廊也间接地承担了促进交流的功能。